发表时间: 2022-04-24 17:26:00
浏览:
2022 年 1 月 12 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文件要求产业以数据为关键 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在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文件明确要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 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 5G 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
2022年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云网融合 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指出按照统一规划、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同步推进千兆光网、5G承载网等建设,合理部署面向中小城市的云资源池、边缘云节点、内容分发网络(CDN)等设施,强化云网融合、产业协同的制度创新,促进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早在5G,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快云网融合的步伐,在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发展带来机遇。
对于运营商而言,未来产业跃迁能否成功,就在于垂直价值提升期可否把握住主导,进而继续推动5G产业进入生态成熟期。而云网融合被业界视为垂直行业智能化的“行业引擎”,是未来运营商跻身ToB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中国电信方面,早于2020年发布了《中国电信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中国电信积极推进“云改数转”战略,并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天地空海全覆盖的立体网络,涵盖5G网、光网、物联网和卫星通信,通过云网融合,深度部署数据中心算力资源,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云网布局体系,同时将“云网边端安用”等数字化要素和AI、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夯实数字底座,赋能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联通方面,从2015年开始先后结合SDN、SR等技术,构建起包含广域IP网与智能城域网的新一代承载网基础设施,实现用户便捷入云,云间互联及弹性连接服务。2021年与华为联手发布《云网融合向算网一体技术演进白皮书》,结合云网融合发展趋势,介绍了 中国联通云网融合向算网一体演进的网络架构、技术路线、关键能力与应用实践。中国联通以联通云为基础,打造装备联网、工业制造云、产业集群等面向不同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从云网融合到算网一体,网络的角色和价值都进入新的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饺地,构成数字经济的基石,网络需要为云、边、端算力高效协同,提供更智能的服务。
中国移动方面,将移动云作为战略性基础业务,抢抓时间机遇,全力抓好“云改”。多年来移动云潜心锻造核心能力,打磨涵盖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完整板块的全栈产品,提供端到端的泛在智能云服务。同时,中国移动面向ToB市场重构了云网架构,持续打造云网边行业专网,结合N+31+X移动云布局提出了“一朵云、一张网、一体化服务”的云网一体化策略,以及8朵5G SA网络云,充分发挥云网一体的资源优势;推动云+网IT系统深度融合,逐步形成贯穿云网边端的集中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运营运维体系。
随着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云计算作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数字技术,其形态与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变化,云网融合就是云计算顺应产业发展与用户需求而产生的全新云计算形态,为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云网融合逐渐走向成熟,包括教育、交通、医疗等行业都存在巨大的云计算与网络协同的需求,可以预见,未来云网融合与垂直行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将附加更多的行业特性,无论是对运营商还是对云服务商来说,如何将云网支撑能力融合切入到垂直行业、如何提升面向政企客户的服务能力是难点,也是机遇。
往期内容
三大运营商加速云网融合向智能算网迈进,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南方电网公司“十四五”数字化规划》重磅发布
国网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正式上线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实践白皮书》发布
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发布11项优秀白皮书(报告)和6大领域58个典型应用案例
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南方电网公司“十四五”大数据发展专项规划》发布 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价值 将公司数字化转型及数字电网建设推向新高度
2021年(第四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数据安全法》电力行业数据安全需求解读